
在商业的复杂决策中,很多人习惯依赖经验和类比,但真正的高手知道:从零开始,用最基础的物理定律和基本事实来重构解决方案。
欢迎来到《策略脑》专栏——迷你创业精英的思维武器库,本期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一性原理,这是世界顶尖创新者(如埃隆·马斯克、查理·芒格等)常用的思维模型。
你将学到如何跳出“别人都这么做”的思维定式,直接从问题的核心出发,构建你自己的创新决策框架。
高手做判断,不靠经验,靠底层逻辑
普通人做决策时,常常问的第一句话是:“别人是怎么做的?”
高手的习惯是询问:“这件事情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比如说,埃隆·马斯克当年决定自己造火箭时,第一反应不是去谷歌搜索“火箭制造外包公司名单”,而是反向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火箭的核心组成是什么?哪些是刚性需求?哪些地方可以重构?
然后,用最基本的物理和材料知识,重新算一遍成本。
这背后的核心方法,就是“第一性原理”。
不依赖经验,而是从最底层开始拆解一个问题的本质。
高手不是完全不相信经验,而是他们不默认别人的经验对自己有用。
对自由职业者来说,用惯例做决策很省事,但也容易错失真正的创新空间。
第一性原理,常常是你在瓶颈期、产品思路卡壳、业务陷入内卷时最好的破局之法。
自由职业者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是一种从最基础的事实出发、重新推理的思维方式。
它的核心不是“速度快”的直觉反应,而是把问题“拆解”成本质,用最基本的逻辑进行判断:
把一个问题拆解到最小、最确定的组成单位,再从零构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它和绝大多数人采用的“类比思维”是完全相反的。
- 类比思维:别人这么干,我也这么干;
- 第一性原理:这事最底层的逻辑是什么?我应该从什么地方出发?
举个例子,
你想推出一门自由职业技能课程,常规做法是看看同行都卖什么内容、定什么价,然后“参考”、“模仿”。
但第一性会让你这样问:
- 用户真正的焦虑点是什么?
- 他们最想要的转变是什么?
- 我提供的解决方式,是在帮他们“更轻松地达成目标”,还是“做得比别人更复杂”?
采用类比的方式,往往会让人走进跟风的误区。
比如别人做X领域的教练能赚到钱,小K认为自己也可以,在表面上模仿了小A所有的产品、定价、服务流程、甚至文案很长时间之后,却发现根本卖不出去。
从第一性的原理复盘,其实很容易发现问题,她根本没有能力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没有解决同样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定价、产品上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起源速读:从哲学,到科学,再到创业战场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商业创新术语”。
它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出,他认为:
“一切知识都必须有其‘第一因’,否则就会陷入无尽的追问。”
这套思维方式后来影响了牛顿的物理学、欧几里得的几何体系,在现代,则被埃隆·马斯克带入了产品创新和企业决策中。
超哥提示: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火箭科学的专用理论,而是你我日常就能使用的底层认知思维工具。
不管你是写提案、做产品设计、规划定价、评估合作方向,都可以通过第一性来“砍掉无用动作,只留下最有效路径”。
常见误区:别拿“第一性”炫技
很多人听说第一性原理后,迫不及待开始套用,但却踩了不少坑:
误区一:否定一切 = 第一性
“我不信行业经验,我是独立思考者。”
真正的第一性是挑战未经验证的前提,并不是盲目否定所有的常识。
经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曾被反复验证。
我们要抛弃的,是一些有偏见、孤立的经验。
第一性是用来筛选哪些经验值得相信,而不是当成“叛逆思维”的外壳。
误区二:脱离问题本质的炫技
“我用第一性原理重构了在线教育!”
吹牛大王很喜欢炫耀一些刚学到的理论。
有的人以第一性原理为借口,设计了超级复杂的产品,没人能看懂。
没有认清核心用户要解决的问题,就开始重新造轮子,最后被自己弯弯绕绕的所谓逻辑困死。
第一性的本质是用基础逻辑快速拆解问题,解决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建立虚无缥缈的逻辑世界。
误区三:小题大做,消耗过度
“我用第一性原理选择我的排版字体。”
这是莫名其妙的大材小用、小题大做。
第一性原理是认知的重型武器,只应该用来做关键的决策,不要浪费时间去做小事情的拆解分析。
顶级高手是怎么用第一性原理的?
这个思维方式,不只是单薄的理论,在现实中,它是很多顶级高手的默认模式。
Elon Musk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reason from first principles rather than by analogy.
The normal way we conduct our lives is we reason by analogy… [With first principles] you boil things down to the most fundamental truths…and then reason up from there.”
—— Elon Musk, interviewed by Kevin Rose (2012)
“我认为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而不是靠类比思考,非常重要。”
—— Elon Musk, Kevin Rose 访谈, 2012
超哥解读:
在多个访谈中,马斯克都强调:不是参考别人怎么做,而是回到基础推理。
像做火箭这样复杂的事,最好不要套公式,而是“物理思考框架”——从材料、结构和绘制成本图出发 。
超哥解读:不是“别人怎么造火箭”,而是“造火箭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Elon能够跨界的底气来自基本逻辑,而不是行业经验。
Charlie Munger
“Invert, always invert.”
—— Charlie Munger, Poor Charlie’s Almanack (引用源自 Carl Jacobi 原话)“倒推,永远倒推。”
——Charlie Munger, 《穷查理宝典》
超哥解读:
第一性不仅拆解“原因”,还从“结果”反推原因。
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这就是预判:从客户结果反推需求,从失败反推原因。无论对于诊断、复盘发现问题,还是在需求分析、拿单能力训练中大幅提升说服力,都是必须的思维模式。
该思维方式可追溯到数学家 Carl Gustav Jacob Jacobi 的“man muss immer umkehren”, 被芒格引用并发展为:倒过来看,常常比正面想更有效。芒格也在哈佛演讲及自己的文集中多次强调“首先考虑失败路径” 。
Naval Ravikant
“All the returns in life, whether in wealth, relationships, or knowledge, come from compound interest.”
——Naval Ravikant,《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The first thing you learn by reading great scientists is you have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from first principles. I don’t believe in memorizing things… In science, you can’t fake it.”
——Naval Ravikant,在《Appetite for Disruption》播客摘录
超哥解读:
所有的回报都来自复利,和第一性思考。在纳瓦尔多篇文章、访谈和《纳瓦尔宝典》中反复出现相关的思想。他用复利来比喻“长期积累带来的深远回报”,并强调搭配第一性思维才能放大增长效应
拥有独立认知系统,你才能真正放大自己的杠杆。
Peter Thiel
“Brilliant thinking is rare, but courage is in even shorter supply than genius.”
—— Peter Thiel, Zero to One (Chapter 1)
超哥解读:
这句话是 Thiel 在“Zero to One”中最具传播力的金句之一,用来强调:聪明不稀缺,但敢于打破常规者更稀缺
第一性虽然听起来只是一种思维策略,但它真正考验的是:你敢不敢不按绝大多数人的常规思考模式来?
自由职业者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
对于自由职业者、迷你创业者,第一性原理有广泛的实战用途。
这里是几个典型的范例:
决策领域 | 核心拆问 | 应用拆解 | 超哥提醒 |
---|---|---|---|
定位 | 我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不是“做设计”,而是“帮客户提升转化” | 从付钱买单的客户需求角度考虑问题,别只讲技能,讲结果 |
产品 | 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是“节省时间”、“提升收入”、“规避风险”,不是我“有十年经验” | 找对痛点、利益点,打动人心才有说服力 |
定价 | 我的价值体现在哪? | 是客户得到的变化,不是执行动作 | 高手的定价在于价值,而不是定在执行动作上,“一个字1毛钱”“一小时20块”。 |
营销 | 客户凭什么相信我? | 是信任感,不是完美解释 | 卖信任,不是卖知识点 |
超哥建议:
业务核心问题、方向性选择、资源配置这些“重问题”,请用第一性反复推导。
但不要在琐碎事务里强行上复杂思维,那只会让你精疲力尽。
局限性:高手知道它的边界
第一性原理思考非常强大,但它并不是万能的——高手知道该用在哪,不该滥用。
局限 | 说明 |
---|---|
❗ 过度推理 | 再漂亮的逻辑,如果脱离真实市场,就是空想 |
❗ 忽视经验 | 有些“行业惯例”其实是踩了 1000 个坑之后才形成的,你不需要造轮子重新思考 |
❗ 应用成本高 | 如果每次都从 0 开始推导,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 |
❗ 社交风险高 | 真正走第一性的人,容易“不合群”,被误解为“听不进建议” |
超哥:
只有在挑战复杂难题的时候,第一性原理往往能够帮到你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你努力成为高手的过程中,这样的时刻是非常多的。
启发和推荐
类型 | 名称 | 推荐理由 |
---|---|---|
书籍 | 《Naval宝典》 | 一人事业的结构思维合集 |
视频 | Elon Musk × Kevin Rose 访谈 | 高手原话,案例直击 |
课程 | 《高收入迷你创业系统》 | 构建完整、独立的迷你创业生意 |
实践 | 迷你创业精英会员 | 构建案例实战的诊断+复盘成长体系,持续提升实力 |
本期提问
有没有一个“大家都这么做”的行业规则,你一直在用,却从没问过它是否真的适合你?
欢迎留言,超哥陪你一起,从“底层逻辑”开始,解锁新路径。